南海網海口12月4日消息(南海網記者稅博)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(以下簡稱《決定》),將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,而海南將迎來什麼機遇?近日,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、海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段會冬向南海網記者暢談了他的設想。
  優質師資向中西部和薄弱學校傾斜
  “如果老師都不合格,那還談什麼改革的質量。對於海南而言,首先要解決的應該是中西部師資力量引進的問題。”段會冬認為,資源配置是海南的教育發展亟待做實的一項工作。
  對此,他談到,省里可以考慮做到兩個層面的事情。第一是一次配置要向底子弱的學校傾斜。比方今年省里新招回一批應屆師範生,就不讓名牌中學先挑,而讓中西部的師資力量薄弱的地方先挑。“如果按統一標準配備,那底子弱的學校就永遠也趕不上名校。”
  其次,二次資源要協調。段會冬說,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做這件事情,即名校帶動。幾個薄弱學校一起與一個名校結成對子,把先進理念、教學方法搬運過來,結成發展聯盟。
  “以一次配置傾斜為主,解決薄弱學校先天師資不足的問題,一次配置不可能完全、即刻到位,因此需要二次配置來逐步協調。”段會冬解釋道。他坦誠,資源配置這一工作涉及到許多重要細節,需要上層花心思。比如,引進優秀教師,如何在政策上引導他們,如何穩定下來;名校帶動,如何在評價體繫上,激勵名校老師去薄弱學校做幫扶工作等等。
  段會冬說,當然改革不可一蹴而就,可以做試點,現在誰的狀況最差,總體的教師結構最不合理,就先去哪裡試點。
  發展特色學校培育出具有校園文化的學生
  “特色學校”還是一個新名詞,段會冬的理解是,從學校總體的理念、到課程設置、教學管理、校園文化是一個完整的、圍繞一個理念展開的體系。
  “說白了,培養出來的學生身上,有學校獨特文化的烙印。比如北上廣深有一些名牌中學的學生,一聽他說話,一看他做事就知道他是哪個學校的,哪怕這個學校的升學率在當地不是最好的,但整個校園、走出來的學生身上獨特的文化內涵。”
  而為什麼海南擁有發展特色學校的機遇呢?段會冬回憶,前段時間去樂東調研,發現其中有個鎮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掛牌地,當地好幾個老師都會黎族剪紙。他就想,這個能不能和學校教學結合起來?“換句話說,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如果都會黎剪,多好啊,因為這不僅是一種技藝的傳承,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。”
  這就是段會冬對於海南特色學校建設的一個設想。
  “北京有一個做法挺好的,咱們海南可以借鑒。上面拿出一筆錢來,這個錢專門用來幫助學校發展為特色學校,但我們不是每個學校都給,我先不限定你要往哪個特色發展,你來報,你說我現在有什麼條件,我接下來往哪去做,然後你遞交一個完整的方案,然後請專家來論證,最後選出一批學校,先做。我幫他們五年做出點東西來,陸續增加的經費就再做下一波,於是第二波,第三波這樣就滾動起來了。”
  他認為,要引導一些學校往特色學校發展,比如在升學上不是很有優勢的學校,是不是可以搞一搞普職融通,做一些特色辦學,幫助他們儘早適應社會。
  “那些考不上大學的學生難道不要管了嗎?誰說你的學生考不上大學就全完蛋了呀!”段會冬感嘆道。  (原標題:專家談海南教育:推進資源均等 扶持發展特色學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l74tlsq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